第 119 章_枭姬驯鹿记
八一中文网 > 枭姬驯鹿记 > 第 119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19 章

  孙尚香回到京口后转眼就到了正旦家家户户燃爆竹、饮椒酒、宴请亲朋,迎接建安十五年的新年。

  接受完群臣的拜贺,孙权在吴侯府设下酒宴宴请文武臣僚。

  无论王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庆贺新年的方式都差不多只不过侯府的宴会更加隆重盛大。

  歌舞百戏再精彩,孙尚香也没兴趣多看一是因为心里压着事,二是因为离家一年有余吴侯府发生了许多变化她需要时间慢慢理清。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孙权终于有了一个儿子,他的长子,名孙登。

  不过令众人意外的是这个吴侯期盼已久的儿子,既非正室徐夫人所出也非最受宠的步夫人所生吴侯长子的生母,仅仅是侯府里的一个婢女。由于她出身卑贱,所以这个孩子出生后就被抱给了徐妍抚养。

  这次新年宴会,徐妍依旧称病没出席也不知是真病还是装病自步练师进府后徐妍的嫉妒心发作时不时就刁难温婉柔顺的步练师,也越来越不给孙权面子,为此孙权也很生气,甚至动了休妻的念头,但经过多方考量,还是放弃了。他把长子交给徐妍抚养,也是在告诉徐妍,她始终是正妻,不用担心自己地位不稳,同样也希望她能履行正妻的职责,不要再找茬惹事。可惜看样子,徐妍并不大领情。

  孙尚香留意到的第二个变化,就是众人对孙权的称呼。

  以前一干臣僚对他的称呼通常是主公、吴侯、将军、明府之类的,如今几乎统一口径称“至尊”。

  据说率先这么称呼的人是鲁肃,赤壁之战后,鲁肃先行返回,孙权率众亲迎,隆重非常。进殿后,孙权笑问:“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鲁肃却说:“未也。”众皆愕然之际,鲁肃就座,徐徐举鞭道:“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岛,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孙权抚掌大笑。

  至尊,通常是皇帝的代称,孙权默认了这个称呼,说明他不再掩饰其建立帝业之心。

  欢喜热闹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后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不过一两日,积雪已厚,将吴侯府、府后的北固山以及整座京口城装点成了一片冰雪琉璃的世界。

  亭台楼阁、山石树木皆掩映在皑皑白雪之下,唯有几株枝干虬曲的红梅树,为这个单调清冷的庭院增添一抹艳丽。

  按照往常的习惯,冬歌折了几支梅花来插瓶,无需点香,满室便盈满了冷冽的幽香。红泥火炉上正汩汩煮着茶水,屋外簌簌落雪,屋内却是一室暖融。

  孙尚香坐在毡毯上,身前的桌案上摆着棋盘,她左手拿着一本棋谱,右手拈着棋子,整个人一动不动,似在钻研下棋,然而过了许久,直到茶水煮沸,她都没有翻动一页书。

  冬歌舀了一盏热茶上前,“郡主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下棋了?”

  孙尚香恍然回神,放下手中的棋谱和棋子,接过冬歌递来的茶盏,随口问道:“你会下棋吗?”

  冬歌摇头笑道:“不大会。”

  孙尚香低头饮了口茶,叹道:“都说下棋如用兵,还真是一门要费心钻研的学问。”

  冬歌含笑瞥了她一眼,“郡主对下棋感兴趣,是因为陆将军吧?”

  冬歌身为孙尚香的贴身侍女,对自家郡主的生活和感情状况当然是最为了解的,看着郡主回来后老是出神发呆的样子,这肯定是又在想陆将军了。

  一年没见陆议,本以为她回来就能见到他,早就有一肚子的话想对他说。可没想到陆议还没回京口,这不禁让孙尚香大感失落。

  数月前,陆议配合贺齐将军讨平丹阳山越叛乱,因功拜定威校尉,按理说,没有新的官职任命,陆议该返回京口复命,可孙权又给了他一个新的任务,让他勒令山越居民移出山林,迁徙到平原地区,并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老弱者则编入户籍,种田纳赋。

  先前随军出征时,孙尚香虽然也会思念陆议,但大部分心思都扑到了战事上,如今回到京口闲了下来,一颗心自然又逐渐被他占据。

  更重要的一件事,眼下江东无战事,她丧期也过了,是不是该提醒陆议,等他回京口后就来提亲?

  提亲这种事本来是靠长辈出面,可陆议父母双亡,陆家的长辈又……而且陆议就是陆氏族长,所以他只能自己出面给自己提亲了。

  孙尚香深吸一口气,立马收起棋盘,提笔写信,催陆议忙完公务后快点回京口,回来马上就提亲。

  她飞快写完信,以蜡封口,然后把信交给冬歌,叮嘱道:“派人快马送去丹阳,一定要送到陆伯言手上。”

  冬歌打趣道:“这两天前不才寄了信吗?恐怕信使还没跑远呢,郡主有什么要紧事要对陆将军说啊?”

  孙尚香脸颊微红,推着她的背往外走,“行了,别废话了,快去。”

  “知道了,我这就去。”冬歌把信收好,福身一礼,笑着出门了。

  冬歌离去后,孙尚香她坐回案前,脸上红晕渐退,因为想到婚事而砰砰直跳的心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之所以在信里就直白地提起婚事,不是她太恨嫁,也不是担心陆议会变心,她担忧的是她和陆议的婚事会出变数。

  这个变数,就是孙权的想法态度。

  虽然吴夫人曾对孙权提起过,想让女儿如愿嫁给喜欢的人,当时孙权并未反对,只是说等陆议建功,升了军职后再指婚,后来因为吴夫人过世、江东接连战事等原因,两人的婚事也被搁置了下来。由于没来得及订婚,这件事也没有公告出来,只有少数人知道。也就是说,要是孙权改了主意,还是有可能会让孙尚香联姻嫁给刘备。

  这种可能性不小。

  这些年孙权的变化她看在眼里,她虽不是十足的了解他,可至少有一点能确定,那就是在他心里,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比江东大业更重要。

  何况孙权还有建立帝王之业的理想,自然事事以大业为先,首先考虑的是利弊、权衡、得失,爱情、亲情之类的个人情感都只能往边站。

  就比如徐妍再怎么作,只要没触及底线,孙权就不会轻易休妻。他对待自己的婚姻都理性至此,难道在对待妹妹的婚事上,就会顾念兄妹之情多过利益考量?

  孙尚香冷笑一声,闭眸摇了摇头。

  她不是心存幻想之人,不会去赌兄妹亲情在孙权心中的位置,因为结果会如何她心里很清楚。

  这也是她为什么赞同周瑜提出的软禁刘备一事。

  这几日来,孙尚香除了想陆议,想他们之间的未来,也在反复思考这件事。

  若刘备来了京口,孙权却没采纳周瑜的建议,她就要出手,可这种事只有一次机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都必须要考虑周全。

  周瑜的预料果然没错,正月刚过,刘备便启程来京口拜谒孙权。

  孙尚香等了两日,并没发现孙权有采取行动的迹象。

  她只知道,孙权私下召见了二张、鲁肃和吕范等心腹,谈的什么外人无从知晓,但她猜测,周瑜的密信已送到了孙权手上,孙权找他们商讨的多半是关于是否软禁刘备一事,而鲁肃一直支持孙刘联盟,所以他肯定会反对周瑜的建议,坚持联刘抗曹。

  孙尚香坐不住了,在刘备抵达前,她决定先去探探孙权的口风。刚跨进书房,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刘备要来京口了,二哥不会不知他此来用意吧?”

  孙权正伏案批阅文书,不答反问,“那你说说,他这次来用意为何?”

  孙尚香心道你明知故问,“当然是为了荆州!刘备自领了荆州牧,却空有名头,并无实权,他此来肯定是想借地,再坐实荆州牧之名。”

  孙权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孙尚香搞不清他的态度,试探问道:“二哥不会同意刘备的请求吧?”

  “你到底想说什么?”孙权依旧看着手中书简,连眼睛都没抬一下。

  她被他这模棱两可的态度搞得心里恼火,遂直接把之前和周瑜谈论过关于刘备不可信、若放任做大必成后患的话阐述了一遍,最后总结道:“……不如趁刘备此来京口的机会,将他软禁起来,以除后患。”

  这话说完,孙权终于放下书简,抬眸看她,“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公瑾的意思?”

  “我在南郡时就和公瑾兄谈论过此事……”孙尚香话语一顿,忽然觉得孙权这话问得有点奇怪,反问道,“难道你没收到公瑾兄的信吗?”

  孙权垂眸默然片刻,倾身拿过案头木匣中的一封信递给她,“你说的是这封信吧。”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这封密疏短小精悍,句句切中要害,孙尚香边看边点头,“不错,公瑾兄真知灼见,我赞同他的看法。刘备此人,连曹操都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若非心有宏图大志,何至于遭到曹操如此忌惮?你看刘备这些年依附过的诸侯,除了曹操哪个有好下场?连曹操也为当初没杀刘备而后悔不已。”

  她感觉自己暗示得很明显了,就差直接告诉孙权“你要是资助刘备任他坐大,将来肯定会后悔到肠子都青了!”

  孙权眉眼微沉,若有所思良久,轻叹道:“公瑾劝我软禁刘备,意在吞刘自大,子敬劝我借地给刘备,意在联刘抗曹。他们二人的主张一个激进,一个温和,各有其道理,也都有敝处和隐患。”

  孙尚香紧蹙眉头,急声道:“我江东将士浴血拼杀夺下的土地,怎么能借给刘备?再说,土地借出去了,刘备还可能归还吗?”

  “这我知道。”孙权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色,沉吟半饷,摆手道,“你不用多说了,公瑾信中所言,我还要再考虑考虑。”

  被孙权一句“容孤三思”给打发了出来,孙尚香心生气闷。

  虽然孙权还未做决定,但她知道他犹豫到现在,说明心里还是偏向鲁肃联刘抗曹的策略。

  看来她必须得采取行动了。

  下定了决心,孙尚香回到房里,关起门来思索了许久。

  刘备此来有武艺高强的赵云护送,赵云可是在长坂坡怀抱幼主冲杀出曹军包围的存在。若仅凭她和手下这些武婢,想要制住赵云、软禁刘备风险还是很大,她必须得找帮手。

  孙尚香想来想去,把她认识的并且眼下在京口的将领在脑海里过了个遍,最后只剩一个人选最合适。

  小鹿貌似掉线好几章了……作者菌不是故意的,下面会尽快让小鹿上线,不过那可能就是撒玻璃渣的时候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cnw.com。八一中文网手机版:https://m.81cn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