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318【王号,国号】_朕
八一中文网 > > 第320章 318【王号,国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0章 318【王号,国号】

  第320章318【王号,国号】

  “总镇,这些都是劝进信,也不知怎的送到布政司来了。”

  江南左布政使刘安丰,亲手把一堆劝进信送来。

  不但有江南各府官吏写的,还有大量南京复社士子的信件。也不直接劝进登基,而是请赵瀚自立为王,还说什么名不正言不顺。

  赵瀚随便拆看几封,内容都差不多,觉得拿下南京就可以称王。

  对于赵瀚而言,迟早称王都无所谓,但必须顾及治下官吏、将士的想法。写劝进信的人太多,刘安丰收到不少,赵瀚自己也收到好几十封。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该称什么王号?

  赵瀚把自己的秘书团喊来,黄宗羲已经回来了,还带来了同乡朱舜水。

  另外,还有湖南来的王夫之。

  王介之、王参之、王夫之三兄弟,作为湖南优秀士子,是被江西水师用战舰送过来。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邝鹏升、郭凤跹、夏汝弼、管嗣裘等人。

  赵瀚亲自考教一番,感到有些遗憾。

  此时的王夫之,并没有什么深邃思想,只是在湖南颇具才名而已。

  不过已经很厉害了,小康家庭出身的秀才,老丈人却是衡阳首富,哪能没点真才实学?

  这些湖南士子,都被扔去江南协助分田,只有王夫之留下来做秘书。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明末三大思想家,现在全部被招揽到赵瀚麾下。

  “许多人劝进称王,这‘王号’该用什么?随便讲,不要怕说错,只是参考一下你们的意见。”赵瀚笑道。

  陶爱之拱手道:“总镇起于吉安庐陵,此地古称吉州,可为‘吉王’。”

  郑森立即反对:“若是今后建国,难道国号叫‘大吉’?”

  “不若称‘赣王’。”李渔说道。

  郑森再次怼回去:“国号‘大赣’就好听?”

  李渔不爽道:“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你来取一个!”

  郑森顿时抓瞎。

  黄宗羲说:“总镇既然夺取江左,便可定都南京称‘吴王’。至于国号为何,今后可以再论。明太祖也是先称吴王,再改国号为大明的。”

  “楚屿兄呢?”赵瀚看向朱舜水。

  朱舜水是赵瀚的老朋友了,两人在铅山含珠书院关系很好。

  这些年,朱舜水对大明彻底失望,前后两次拒绝崇祯的征召。而今赵瀚占了浙江,派黄宗羲去请,朱舜水立即跑来南京投靠。

  朱舜水问道:“总镇当初似说过自己的是北方人?”

  赵瀚回答:“北直,霸州。”

  郑森很想来一句,不如称“霸王”,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朱舜水道:“霸州古为燕地,可称‘燕王’。”

  这些都只是参考,把称王称帝的惯例说出来,至于到底选哪一个,还是得由赵瀚自己决定。

  从先秦到宋代,都是沿用这种规则,国号和王号只有一个字。

  蒙古人占据中原之后,却不得不破坏规矩。因为他们的龙兴之地没有古称,也没有在宋金两国治下担任要职,那么国号就只能自己临时瞎编。

  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两字国号就出现了:大元。

  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大元、大明、大清,全是两字国号。

  宋是宋,单字。

  大明是大明,双字。

  明朝只是简称,全称应该叫大明朝,官方书写为大明国。

  王夫之突然来一句:“今后建国,国号可为‘大和’。”

  赵瀚终于绷不住了,“大和”这个国号,让他的表情极为精彩。

  王夫之解释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此大元之来历。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大明之来历。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寻此两朝旧例,新朝可为‘大和’。”

  这三句话,都来自《易经·彖传》。

  如果国号大和,便能与大元、大明一脉相承。

  只不过听在赵瀚耳中,怎么都觉得别扭,让他想起东边的那个岛国。

  见赵瀚似乎不喜大和,王夫之又说:“不如就叫大同,有天下大同之意,也有保合大和之意。”

  “不可,”郑二阳立即反驳,“若国号大同,便与山西大同撞名了,国名怎能与地名相同?就算撞名,也该撞燕、赵、赣、吉这样的单字地名。”

  众人争执不出个所以然,赵瀚也不着急,只笑着说:“今后再慢慢想,并不急于一时。”

  屏退众人。

  赵瀚单独留下郑森:“明俨,交给你一个任务。”

  “总镇请吩咐。”郑森抱拳道。

  赵瀚笑着说:“去福建,找你父亲借一批船。这些船可直接驶来镇江购买货物,不收取任何关税,但必须运往朝鲜贩卖。顺便,帮我运些兵去朝鲜的济州岛。”

  郑森有些迷糊:“济州岛在哪?”

  赵瀚拿出海图,指着济州岛说:“此岛原叫耽罗,现在被朝鲜改名为济州。”

  “总镇想拿下此岛?”郑森还是搞不明白,为何赵瀚要去打下一块飞地。

  “此岛可养战马。”赵瀚解释说。

  郑森终于懂了,兴奋道:“总镇放心,保证拿下此岛。”

  赵瀚笑着说:“船队先去朝鲜贸易,顺便打听济州岛的情况,回程时再酌情考虑是否进攻。若是济州兵力强大,那就直接把兵运回来,我这次只能派1000士卒过去。”

  “遵命!”郑森拱手。

  江南、浙江已经走上正轨,赵瀚也该返回江西了。

  大地主根本蹦跶不起来。

  把田一分,降低赋税,取消加派,万民归附,士绅大族连乡勇都无法招募。

  既然无法抵抗,那就只能配合,因为配合分田对他们有利。

  大地主可以利用财力、人脉优势,收购农民种出的棉花。部分地主同时还是工商业主,使用棉花多多纺布,今后专门从事工商业为生。

  棉花,棉布,都需要社会安定。

  在大明朝廷的重赋加派之下,又接连遭逢旱灾,江南许多棉田都被抛荒了,大地主、大商贾们早已损失惨重。

  而且,优质棉花多产自山东。去年鞑子肆虐山东,接着又是旱灾和兵灾,山东今年棉花产量锐减,又让江南纺织工厂主们损失惨重。

  他们希望江南能够安定,多多产出棉花。

  也希望赵瀚赶紧拿下山东,这样才能大量收购山东优质廉价的棉花。

  同时,赵瀚下令在上海开埠,这也让江南商贾非常兴奋。江南的各种商品,今后可以从上海出发,直接运去朝鲜和日本,不用再悄悄走私到南边绕一圈。

  赵瀚坐船前往江西,东院军留下来,继续剿灭残余势力,主要目标是清剿土匪。

  中院军调回江西一半,剩余一半兵力,用于剿灭浙西南的山中土匪。

  郑森从浙江坐船前往福建,很快见到自己的父亲。

  “听说江南被拿下了?”郑芝龙问道。

  郑森笑道:“总镇兵锋所过,各地官兵望风而降。如今,除了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长江以南已经尽为总镇所有!”

  郑芝龙叹息:“这是要坐天下啊,比我想的还要快。”

  “父亲,孩儿此番有事相求。”郑森说道。

  郑芝龙道:“讲来。”

  郑森把此次任务详细说了一遍。

  郑芝龙点头道:“这买卖不亏,把福建商货运去镇江贩卖,再从镇江进货去朝鲜贩卖,来往不收关税必然利润丰厚,回航时还能在朝鲜买铜料和药材。”

  郑森建议道:“父亲,总镇要在上海建海港和市舶司,上海的海军肯定也要建,父亲不如送总镇几条战舰。”

  “不能送,”郑芝龙摇头说,“低价卖给上海可以,直接送战舰是犯忌讳的,我可不想做沈万三。”

  郑芝龙扔给儿子六条战船,由部将洪旭统领。

  又派出十条商船,从福建运货去镇江。售出之后,再装载财货和大同士卒,一路直奔朝鲜而去。

  远征济州岛的一千士卒,由胡定贵率领。

  上次费如鹤新建东院军,胡定贵被抽调过来,顺便还升职加薪。这小子还结婚了,妻子是名妓潘赛赛,被大同作家吴炳念念不忘那位。

  胡定贵从小就精通水性,参军之后经常坐船,然而……

  “呕!”

  胃里翻江倒海,吐得一塌糊涂。

  胡定贵双腿发软道:“这海船坐起来怎不一样?”

  郑森笑道:“海上波涛汹涌,自然跟江河不同,过两天便适应了。”

  到了崇祯末年,朝鲜和日本,都属于闭关锁国状态,两国之间互相不通航。

  但他们都向中国民间海商开放港口。

  中朝贸易,主要是山东—朝鲜航线。

  中日贸易,主要是福建—日本航线。

  欧洲人是不允许去做生意的,特别是日本锁国之后,把葡萄牙、荷兰人的教堂全部拆毁。

  朝鲜更有意思,国王有一个“外籍军团”,也就几百号人的样子。指挥官是一个归化白人,士兵则是辽东汉民和日本浪人,这他娘还是个火器部队。

  胡定贵吐了两日缓过来,几天时间便抵达朝鲜港口。

  这支来历不明的船队,把朝鲜人吓得够呛,因为郑芝龙几乎不做中朝贸易。

  (出门办事,更新晚了,抱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81cnw.com。八一中文网手机版:https://m.81cn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